这家分公司位于中原,同样是由总部派遣来的高管管理。
所以,这次调研的过程也比较顺利。
拿到汤城提供的技术资料后,对方立刻表态会全力落实。
他在工厂里简单走了一圈后,便动身奔赴下一站。
由于分公司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很多时间都花在了路途中。
下一站,是主营超薄玻璃与高世代线玻璃基板的一家玻璃材料工厂。
收购这家工厂,目的也是为提升屏幕材料的技术保障。
相比前几家公司,这回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这家玻璃厂的内部管理混乱问题比较严重。
总部委派的总经理被整个管理层排斥,实际上的运作权掌握在原厂的副总手里。
半天的视察过程中,汤城已看出表面和谐下的深层问题。
老员工们抱团,对空降领导不配合,新任总经理基本无法推进任何管理措施。
在这种内耗严重的氛围中,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业绩表现每况愈下。
了解到情况后,汤城提出的建议是当机立断,迅速调整管理层。
倘若现任总经理做不到强硬有力,那就只能换人上阵。
汤城离开不久后,玻璃分公司就迎来了大洗牌。
副总以下,基本整个管理团队都被换了。
集团总部也按照他的指示,增派了一批新干部过来,协助那位总经理掌握局面。
人、资金、支持全部到位,唯一的要求是必须见到成效。
很快,在集团的全力扶持下,公司内部的混乱局面迅速缓解。
同时,汤城留下的那份技术研发资料也开始逐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处理完玻璃分公司的事情后,汤城立刻乘坐当天最后一班飞机,奔赴下一站。
长时间的差旅,对他体能是个不小的考验。
但他作为领导,在员工面前必须时刻表现出精力充沛。
因此,他只能利用赶路的时间,尽可能地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