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决定就是天命,必须谨遵恪守,而且农家的孩子都懂事,他们知道家境的艰难,谁也不会有非分之想。
晋家大儿子哭着喊着总算成了家,略感遗憾的是找了个二婚媳妇,还带了一个两岁多的儿子,他倒像是给人拉帮套的。
还好夫妻婚后勤俭持家,小日子也说得过去,还帮着家里还饥荒,妻子也没有怨言,他们又生了自己的孩子。
而晋家三个女儿就惨了,村里人都知道他家的境况,提亲的都躲着走,男方不肯找一个拖累婚后生活的媳妇,而且村里男丁都出去打工,在外面找了,成家后也不回村里。
而晋家的二儿子很有主意,也算是有志向,默默研学大学课程,等待时机,要去上大学,哪怕到三十也要圆了他的大学梦。
在晋家,一家之主的父亲靠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还清了所有债务,但年岁已高,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晋小梅的身上,他认定闯势的人必定有出息。
缘分就在于晋小梅是初寒妞的粉丝,常看她的直播,冥冥中她认为这个女强人可以帮到她家,她要把她家种的产品推销到她的卖场。
刚巧初寒妞那天又做直播,官宣了她将开启第三家商超卖场,晋小梅觉得机会来了,她务必要亲自跑一趟。
晋父不放心她一个人出门,自从长到这么大还未出过远门,担心道上会不安全,提出他要陪着去,不然就不让她去。
出门,又是几百公里的路程,路上的盘缠得有,把家里的积蓄拿了大半,买了去旺顺镇的绿皮火车出发了。
路上的伙食,是自带的,烙了油饼,带上一些咸菜和几条咸鱼,一路够吃,等到了地方,吃食就不愁了。
想不到初寒妞这么爽快,还特意到他家考察,达成供货意向,又把晋小梅带上,这些都是出乎晋家意料的。
又换做随行的田大宝开车,初寒妞和晋小梅坐在后排座,她们在小声聊天,亲热程度就跟亲姐妹似的。
初寒妞:“小梅,你还想上学吗?”
晋小梅:“我都二十一岁了,总不能再回去念完高中吧?”
初寒妞:“高中就不要念了,我就念了一个成人,都毕业了,你也可以念成人,就是不知你能不能考上。”
晋小梅:“这个嘛,我初中学习还行,扔了这么多年,怕是学那点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初寒妞:“等我陪你去招生办问问,看看你初中水平能不能考上,不然就把高中的课程补补,准备一下再考。”
这时开车的田大宝插言道:“小妹,若是你初中文化课学的还可以的话,你应该能考上,一点也不难,就考三科——语文、数学和英语。”
“对了,那年我也考了,”初寒妞回忆说,“真的不难,录取分数不高,不过还是复习复习,错过了就耽误一年。”
“学费……多吗?”晋小梅迟疑了一下说。
“得五千多,”初寒妞说,“不过能交得起学费,你到咱卖场上班,一个月都在四千以上,还有一个月才能考试,攒也攒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