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对本地熟悉,立马照对方的意思办,说:“坐马车过去,大概两刻钟就到了。”
上李家的马车之后,欧阳大少奶奶顺便说些闲话,恭喜李夫人添孙子,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您和宣宣都做祖母了,我比宣宣还大好几岁,反而只能眼馋你们的好福气。”
李夫人一想到大孙子立哥儿,欢喜到了心坎里,说:“福气不分早晚,您家城哥儿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就升官,估计大半个京城都想要他做乘龙快婿,你想要孙子还不容易吗?”
欧阳大少奶奶反而叹气,轻轻摇头,含蓄地说:“如果某个男子想娶某个姑娘,但人家不想嫁给他,反而想招赘婿,这两个巴掌偏偏拍不响,您说难不难?”
李夫人脑子聪明,转得快,突然联想到赵宣宣的小闺女,暗忖:想招赘婿的姑娘,莫非是赵家巧宝?他们两家的孩子确实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不过,为了小姑娘的名声,这事不能说破。
于是,李夫人假装听不懂,也不多问,笑道:“等缘分到了,水到渠成,就不难了。”
欧阳大少奶奶暂时也不敢挑破,于是转移话题,小声打听欧阳侠有没有纳妾或者养外室。
李夫人不是直肠子,故意逗她,暂时不说,只顾着掩嘴笑,观察她的反应。
欧阳大少奶奶急得脸都红了,亲亲热热地挽住李夫人的胳膊,说:“我和宣宣像亲姐妹一样,你和宣宣又是儿女亲家,咱们两个也算姐妹了。”
“看在这层关系的份上,如果我夫君身边有一两个不要脸的狐狸精,你一定不能瞒我。”
“我们都是女子,如果不互相帮忙,岂不只能被负心的男子和狐狸精欺负?”
李夫人一听这话,笑弯了腰,说:“我虽然没亲眼所见,但听我夫君说,别人给欧阳大将军送美人时,将军总是先问那女子,是否自愿?是否被强迫?是否想回父母家去?”
“问完之后,如果那女子想嫁人,将军就把她许配给未成亲的士兵,光明正大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欧阳大少奶奶听完这话,悬着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长舒一口气,重新露出真心的笑容。
李夫人也松一口气,路过一处农庄时,伸手指给欧阳大少奶奶看,说那里养了很多兔子。
“我夫君最爱吃兔肉下酒,所以经常来这里买。”
“这些年多亏欧阳大将军打仗厉害,让边关外的蛮子吓破胆,不敢来烧杀抢掠,所以本地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这里冬日虽冷,但黑土地上的粮食基本上年年丰收,这几年日子过得可好了。”
欧阳大少奶奶妻凭夫贵,心里骄傲,嘴上谦虚,笑道:“李大人的功劳也不小。”
“在边关这种特殊地方,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男女老少才有好日子过。”
话里话外,夸赞李修是文官中的清官。
李夫人爽快地为丈夫笑纳这美名。
说说笑笑间,两个官夫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暂时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
与此同时,双姐儿一有空就跑去看任武如何开凿玉料原石,如何雕琢璞玉……
有时候,她的脑袋和他的脑袋凑得很近,她却丝毫没觉得尴尬。
两人总是一边看璞玉,一边商量该雕琢成哪种模样……
任武一点也不固执,总是听双姐儿的话。
跟他待在一起时,双姐儿觉得舒心极了,而且非常欣赏他的雕刻手艺,经常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