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三五小说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4页)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4页)

很快正月二十一日的廷议就开始了,朱翊钧出现在了久违的文华殿内,二十八位廷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是松了口气,自从上次申时行入阁,大臣们做票导致廷议停罢,已经一年多了。

陛下终究是那个不会食言的人,廷议不开的原因,的确是张居正致仕到身后名落下帷幕之前,特殊情况。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拱手见礼。

“免礼。”朱翊钧摆了摆手,坐在了龙椅上,看着众人笑着说道:“坐坐坐,不必拘谨。”

多数大臣,一年都没怎么见到陛下了,这和过去陛下天天见,完全两个样子。

越靠近权力中心,权力越大,见不到皇帝,大臣们都觉得自己手里的权力缺了法理的支持。

“我们礼部写了一本书,诸位可以看看。”沈鲤等待众人坐定后,打了个开场,没有直接议事,说正事之前,都会打个开场热热场子。

纠仪官拿过来许多本书分给了诸位大臣,皇帝也拿到了礼部编纂的书,《海外番国志·莫桑比克》。

万士和离世多年,大明依旧在编纂着海外番国志书,修的和当初一样快。

朱翊钧翻开看了半天,和万士和在的时候,味道完全相同,名为海外番国志,实际上写的还是对大明的借鉴意义。

莫桑比克,其实没什么太值得大明侧目的地方,但莫桑比克的昆仑奴们没有父亲这件事,还是引起了朝廷们的关注。

“在莫桑比克,超过八成半的孩子,没有父亲,超过一半的孩子,父母都没有。”沈鲤翻开了奏疏,感慨万千的说道。

此言一出,群臣们议论纷纷,杂报上,关于冠夫姓、随父姓溯源的讨论很多,大臣们多少也知道一点,毕竟杂报大家都看。

唐宋已经作古,大明士大夫们只能从文字里窥见,但大明是不冠夫姓的,对于杂报上讨论的母亲是血缘关系,父子是社会关系这件事,大多数士大夫也都是比较认可的。

但大臣们没想到,莫桑比克的红泥人,居然有超过八成半的孩子没有父亲,超过一半的孩子,父母都没有。

答案都在这本番国志书里。

朱翊钧觉得大明士大夫太要脸了,太客气了,写的志书,太给了这些红泥人面子,没有讲的那么明白,朱翊钧称之为无父的恶性循环,在莫桑比克,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后代是否是自己的后代,所以多数男性不承担抚养子嗣的义务。

但是生育、繁衍是人的本能,在莫桑比克,女子总是挺着个大肚子,因为女子体弱,无法保护自身,只能如同动物一样被迫受孕。

这样乱的关系,导致了后代的父亲是谁这件事更难确定,那这些父亲更加不会抚养后代。

而母亲单独抚养多名孩子,又不现实,最终导致了一半的孩子父母都没有,他们被遗弃了。

得亏莫桑比克自然禀赋还算好,有着大量的食物,没有父母的孩子,勉勉强强能活下来。

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儿,有爹的文明,比没爹的文明更有生存优势,因为有爹的孩子比没爹的孩子更容易活下来。

而这个无父的恶性循环,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秩序无法建立。

按照大明的标准而言,莫桑比克的红泥人,人人都是罪犯,这些红泥人到了葡萄牙的城堡,才肯守一点规矩,在城堡之外,完全是动物世界。

一个无限向下的恶性循环,让这些昆仑奴,始终处于巫蛊部落制之下,无法有效的建立秩序。

建立父子关系,就是建立家庭关系,而每一户,每一个家庭,构成了社会的最小单元,所以大明整个社会架构,都是建立在父子关系的基础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