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春如梦》的制片人,麻子需要重新寻找合适的演员来替代那些突然退出的大牌明星。
按理说,香江娱乐圈人才济济,找几个演员不应该是什么难事。
但现实比想象中残酷得多。
他先是联系了十几个二线演员,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有的说档期不合适,有的说角色不符合自己的形象定位,还有的干脆连理由都不给,直接让经纪人回复说不感兴趣。
之后麻子降低了要求,开始联系一些三线演员甚至新人。
结果依然是碰壁。
这些平时削尖脑袋想要获得机会的演员,现在却对一亿八千万投资的大制作避之不及。
很显然,有人在背后施压,而且这种压力覆盖了整个香江娱乐圈。
就在麻子为重组剧组焦头烂额的时候,几家媒体发声了。
先是《香江娱乐周刊》发表了一篇长文,标题是《内地资本的水土不服》。
文章声称,镜像影业被收购后,新的管理层不懂香江娱乐圈的规则,在与演员的合作中过分压榨,导致了集体抗议。
紧接着,《影视风云》杂志也发表了类似的报道,重点批评制片方的“抠门”行为。
文章中引用了所谓内部人士的话,称制片方承诺的投资根本没有到位,演员们拿不到应有的报酬,这才选择了集体退出。
这些报道虽然没有点名,但明显是在针对《青春如梦》剧组。
这些媒体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们的报道很快被其他小媒体转载,在香江娱乐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真正致命的打击来自于陈嘉锋。
这位大导演,突然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爆出了猛料。
他声称,某制片方只给了三千万的实际拍摄预算,但却对外宣传投资一亿八千万,这中间的差额去向不明。
他还说制片方引诱他签署了“阴阳合同”。
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在香江引起了轩然大波!
“阴阳合同”、虚报投资金额,这些词汇直接指向了一个敏感话题:洗钱。
香江的执法部门反应很快。
陈嘉锋上电视节目的第二天,镜像影业就收到了调查通知。
几名执法人员出现在公司办公室,要求查阅《青春如梦》项目的所有财务资料。
麻子作为剧组的制片方,不得不配合调查。
但他心里很清楚,这种调查一旦开始,就意味着项目的彻底停摆。
即使最终能够证明清白,电影的拍摄周期也会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