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参带着生员们都过来,看他写。
张子舟已经写到出题:王天下在用恩以保民,王几疑天下之远,未易归吾掌握矣。王又疑王天下之难,必先扩吾运量矣。
就在这时候。
闻士慎突然出手,一把抽走张子舟手里的毛笔。
张子舟心里咯噔一下,猛地抬头,看到满脸微笑的闻士慎。
这才发现,周围站满了同窗。
他有些茫然。
不是,发生了什么?
刚才光顾着写文章,完全没注意到。
闻士慎收起笑容,问道:“张生,后面的内容,你还记得吗?”
张子舟起身:“记得。”
“说来听一听。”闻士慎道。
张子舟回忆一下,便道:“人之老宜养,而一堂之养反遗……”
到后一句,都背的非常流畅,可谓是成竹在胸。
嘶!
课堂响起一片倒吸凉气声。
闻士慎微笑着点头:“难得,难得。这县学真是卧虎藏龙,让我刮目相看。”
不少生员点头附和。
周禹愤愤地想:纯粹是运气好。
闻士慎扭头看向李参:“老夫这次来收获不小。天色不早了,后会有期。”
“恭送老先生。”李参带领生员们,送闻士慎到门口。
闻士慎笑呵呵的负手离开。
李参看着张子舟,感慨道:“小三元就是小三元,果然不简单。”
“教谕夸赞,学生愧不敢当。”张子舟谦虚。
“此次机会难得,你要好好把握。”
李参笑道,“你们回去吧,我去县衙邀请县尊,一起去乌衣巷,拜见老先生,请老先生担任客座。”
客座,也是编外,只是名声好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