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信里好像是郭沛与朝廷之中某个人来往的密信。”
陈洛接过信仔细查看,乍看之下内容并无异常,但细究便能发现问题所在,郭沛对收信人的称呼很不对劲。
信中郭沛称对方为“申大人”,却始终未提及全名。
陈洛对朝廷官员了解有限,无法确定朝中是否真有姓申的官员,只得询问车夫是否知晓。
“姓申?”车夫陷入沉思。
作为影卫,他对朝廷官员还算熟悉。
“申和峰!”苦思良久后,车夫终于想起此人,“他是都察院的!”
申和峰任职都察院御史,官阶不低。
若他真与商会有勾结,朝廷现状恐怕比想象中更混乱。
这封密信表面只是寻常问候,但以郭沛前商会元老的身份,竟与都察院御史相识,此事绝不简单。
信中郭沛提到要将上等好茶送往帝京献给申和峰,至于这“茶”是否真为茶叶,就不得而知了。
可惜郭沛已死,想要深究只能返回帝京当面质问申和峰。
发现这封信后,陈洛等人又将先前查看过的书信重新翻阅。
果然找出更多郭沛与申和峰的往来信件。
这些信件内容看似正常,其中还包括申和峰的回信,信中提及赠予郭沛回礼。
就现有证据来看,二人关系更像是普通朋友,尚无确凿证据表明申和峰与商会有勾结。
陈洛沉思片刻道:“再查查郭沛的账册,看是否有申和峰的记录。”
信件或许能隐藏真相,但账册往往不会说谎。
郭家账册数量庞大,每本都详细记录收支明细。
冯向洋逐一翻阅后感叹:“郭家不愧是商会元老,光看这些数字就知家底雄厚。”
“但奇怪的是,近十年来郭家支出远超收入。”他发现了异常,“郭家这十年来持续亏损,收支严重失衡。”
郭家近十年来的生意确实每况愈下。无论是在金陵城还是大宁其他地区,郭家虽然仍保有一些产业,但自从遂阳王接手商会后,郭家的生意就明显开始走下坡路。
这种颓势在最近十年间愈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