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粮食’,收买了天下‘农’的心。”
“而我如今,虽然暂时地得到了,天下‘士’的心。但这份‘心’,太脆弱了。”
“因为。”李治冷笑道
“他们读的,虽然是我印的书。但,书的‘序言’,书的‘思想’,却依旧是大哥他的。”
“我不过是,在为他做嫁衣罢了。”
“那……殿下的意思是……”武顺,问道。
“我们需要印一本,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书。”
李治的眼中,闪过一丝,极深的阴狠。
“一本足以从根源上,去动摇大哥他,那所谓的‘格物’道统的书!”
“能重新将那些被‘格物’的‘歪理邪说’所迷惑的读书人的心,都重新拉回到,我‘儒家正统’的……大旗之下的书!”
“可是殿下,”武顺,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孔颖达等大儒,皆已在‘大道之辩’中,败下阵来。我等如今,又去何处寻找能与太子殿下,在‘思想’上,相抗衡之人呢?”
“所以我们,不去与他,辩‘理’。”
李治,笑了。
那笑容,让整个书房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我们,去与他辩‘史’!”
他从书案的暗格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多日的手稿。
手稿的封面上,写着几个,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大字。
——《氏族志·补遗》。
武顺的瞳孔,猛地一缩!
她瞬间就明白了,李治的险恶用心!
《氏族志》,是当初陛下,亲自下令,由高士廉等人,编撰的用来,打压山东世家,抬高关陇勋贵地位的政治武器!
而现在,李治竟然,要以“补遗”的名义,去重新触碰这个,早已尘埃落定的“禁忌”?!
“殿下,您,这是……”
“不错。”李治,冷冷地说道,“……父皇,当初编撰《氏族志》,其心虽好。”
“但其行,却操之过急。只论‘官爵’不论‘德行’与‘源流’。”
“以致,朝野上下,多有非议。”
“而我这本《补遗》,便是要‘拨乱反正’!”
“我要重新,为天下的士族,排一个真正的名次!”
“一个既要看你对朝廷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