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百斤的甘蔗出糖数在六斤到八斤左右,最高也不会超过十斤,而且必须是非常熟练的工人才行。
而且这也是理论上的上限而已,想要达成的几率很低,次数也很少,算是偶然事件。
而这一次仅仅还是试验,所有的工人压根都不是很熟练的情况下就产出了十一斤二两,这也说明还有上升的空间啊。
按制糖作坊正常出糖率八斤来算的话,这一百斤的甘蔗就凭空的多出了至少三斤二两,换算成铜钱的话那至少就是三百二十文了。
一百斤就多这么多,一千斤,一万斤呢?
那就是多了三万两千文铜钱了。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这还是按照八斤来算,若是按照六斤来算呢?
张肯堂两眼都有些发光了。
其他地方他不知道,可福建,东番两地乃是他的治下,而福建的耕地本就少,粮食产量即便是提升上来,对于经济其实也没有多少改变。
但若是全面种植甘蔗,粮食依靠买入的话,那张肯堂的政绩恐怕会亮的睁不开眼。
加上之前收拾郑芝龙立下的功绩,他过不了多久怕是就可以升入朝中担任大员,甚至直接进入内阁也不是没可能的。
虽说他张肯堂不贪不占,但若是能够进入内阁,那对于文官来说可是至高向往的地方啊。
此时,他有些激动了起来。
而周建安则是又巡视了一番整个制作流程,他发现现在的甘蔗还不是最好的收割季节,最好的季节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现在的甘蔗含糖量和汁水应该不是很足。
所以他认为,若是等到合适的时候,甘蔗的出糖率应该可以提升到十二三斤以上。
这对于现在的产量来说,那可是直接翻了一倍了。
至于甘蔗的品种,周建安有过了解,尼德兰人为了提高出糖率,甘蔗也是从南亚美利加州运过来的优良品种,按照当世的条件,这已经算是最好的品种了。
将作坊内所有的工匠们表扬的一番之后,周建安甚至答应他们,到时候肯定会给予他们奖励。
而且这份奖励是绝对会和产量挂钩的。
有了吴王殿下的这番话,所有的工人们也都激动了起来。
而出了工坊之后,周建安便和张肯堂商议了起来,他建议张肯堂立刻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进行招募愿意迁移的百姓,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迁移过来。
当然,张肯堂现在只是福建总督,其他几个布政使司的协调动作还需要周建安出面,而周建安也不想以权压人,这样别人心里或多或少会不舒服。
而是打算给各个布政使司奖励,例如移民一户,奖励纹银十两,以此类推,上不封顶,但是名额有限,周建安暂定人数是十万,至于这笔银子谁出,周建安也有所计划,反正他张肯堂也出不起。
另外,周建安还答应调集水师战船协助转运百姓,如此也算是解决了张肯堂的又一个大难题。
一番交待之后,张肯堂已经激动的不行了,连连感谢之下,抓紧就去安排去了。
而周建安,则是考虑起了钱的事。
手握这么一个可以下蛋的母鸡,周建安可不会在乎这么一点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