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安指着舆图上说完,而后缓缓的坐了下来。
一众将领则是围着舆图,上面有郑家所修建的安平城以及左右两翼的上堡和下堡。
三堡互为犄角,而且安平城乃是由尼德兰设计师设计,并且按照他们的图纸所修建的典型西方棱堡,其特点便是易守难攻,一般情况下想要拿下这样的棱堡只有三个方法。
一个,乃是用重炮不断的轰击。
这一点,周建安想过,可是却很难办到。
战船上虽然有不少的重炮,但是战船不可能开到海岸边上去,它绝对距离海岸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而郑家的棱堡修建的位置刚好就在火炮的攻击范围之外。
想要用炮击,就必须将重炮搬上海岸上去。
可人家的火炮,恰好就能够覆盖整个海岸线。
想要将那么重的炮顺利布置到海岸线,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第二,就是强攻,用大量的兵力进行强攻,在牺牲巨大之下,来到棱堡下,或炸,或攀登强攻、
不过这个方法,周建安是绝对不会去做选择的。
别说他这次带的兵力不多,就算是他带着二十万大军,他都不会选择这一条、
用数以万计将士的性命去换这样一座无足轻重的棱堡,周建安是舍不得了。
所以就只有第三条了,那就是围攻。
后世的郑大木所收复东番,其实用的就是第三条,围攻。
围为主,攻为辅。
利用漫长的岁月,让城内的番人们消耗粮食,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棱堡内的人除了投降,那就只有饿死了、
而这一点,似乎是周建安眼下最后可能的选择。
但是,如此一来,恐怕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而且周建安得到过消息,就在前几日,郑家正好从吕宋购置了一大批的粮食刚刚运进安平城内、
要是此消息属实的话,围攻郑家,恐怕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这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而且万一中间出现什么变故,例如尼德兰人到时候横插一脚,给郑家解了围,那一切都是徒劳。
所以周建安现在在考虑,到底有没有第四个方法。
张名振等人更是不断的讨论着,而他们这么多人在一番讨论研究之下,也没发现有第四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