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洋回到天光寺,心情忐忑,担心经历这场风波之后,大和尚会驱赶自己。
他偏偏不想去别的寺庙,偏偏就想留这里,因为这个寺庙富,别的寺庙穷。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大和尚不仅没驱赶他,反而客客气气地说:“永信,你是县太爷的亲戚,怎么不早说?”
“如果早说,为师肯定不会让你去浇菜。”
“往后,你念念经,扫扫地,干些轻活就行。”
王洋哭笑不得,心里五味杂陈,暗忖:如果早知道还有这好处,我肯定早就大声说出来,何苦挑那么多天大粪?
此时,他得了便宜,连忙道谢,嘴角往上翘,选择最轻松的活儿,去打坐念经、敲木鱼,装模作样。
别的和尚都已经知道他与县太爷的关系,于是都对他客客气气。
王洋心中得意,暗忖:老子终于也尝到狐假虎威的甜头,将来当方丈,肯定也容易。
这一刻,他只想当方丈,全然忘了家中的爹娘、弟弟和爷爷奶奶。
因为他觉得,自己只剩下一条出人头地的路,当上方丈,当上得道高僧,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同时还能掌管寺庙的财富,到时候扬眉吐气。
如果佛祖真的灵验,他还能顺便在佛前诅咒那些讨厌的人,其中包括李居逸……
——
李居逸骑马巡视灾后情况,回到官府,对乖宝说:“清圆,那些原本勤快的农人,如今都涌进城内,捧着碗,排队许久,就只为了一碗施舍的粥。”
“眼巴巴地望着施粥的锅,如果锅里的粥没了,就只能干等着……”
“我越看越难受,问他们,为何不去干活?”
“他们说,饿着肚子,手脚软绵绵,哪有力气干活?”
“还说,城里的水是退了,因为城里地势高,但他们的田地还在水里泡着。”
“哎!恐怕还要等半个月,等皇上的赈灾圣旨到达,才能好转。”
李居逸这几天连胡子都没空刮掉,胡子越长越长,让清秀干净的脸变老了几分。
乖宝为他斟茶,琢磨一会儿,眼睛变得有点红,轻声说:“只要有饭吃,他们就愿意干活。”
“这是天灾下,最卑微的要求,偏偏朝廷的反应太慢,又紧紧抓住权力,不肯适当放权。”
李居逸喝茶,点头赞同。比如他身为县令,却不敢随便动官府的粮仓,不敢开仓放粮。
乖宝动脑思索,出谋划策:“与其让百姓在大街上排长队领粥,不如换个办法。”
“由官府分派服徭役的任务,比如把洪水冲垮的屋子重建,比如疏通沟渠,比如修路修桥,饭食由官府发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一来,既能干活,又有饭吃,岳县就能尽快摆脱天灾的阴影,恢复安居乐业。”
李居逸想一想,手指摩挲光滑的青花瓷,眼神忧虑,说:“如此一来,肯定不能仅仅用一碗水多米少的稀粥打发干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