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应该说幸运还是不幸,眼下这个节骨眼,确实是推行新政的最好时机,若是时间往前去,我们大汉的国力并不支持进一步的改革!”,
“若是再拖上十年八年,恐怕世家的话语权会进一步的提高,虽然不至于有本事拦得住政令,但恐怕也会造成一定的阻力!”,
“不错!”,
贾诩颔首点头道,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坐在天子位置上的乃是咱们的玄德公,除了他,恐怕别其余人,都未必能如此支持伯川的政令,只能说,时也命也啊!”,
“这不对吧?”,
荀彧有些不解的看向众人,
“玄德公的仁德爱民,我自然是知道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伯川这些政策从天下百姓的角度来说,自然没有什么不妥,但就算只从天子的角度来看,那也是百利而无一害啊!”,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即打击了世家大族,也获得了天下民心,但天子手中的权柄却没有任何损伤,甚至可以说是更加的集中!”,
“就算不是玄德公,这些政策,应该也能有效的推行下去不是吗?”,
“问题在于下一步!”,
向来了解李忧的郭嘉自顾自的叹了口气,随后直接了当的说道,
“惠利于民,丰实国库,必然会有下一步的动作,否则的话,只要他把这些政令扔到玄德公那儿,怎么可能不施行?”,
“只是,伯川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我也有些看不透啊!”,
“应该是和商业有关吧!”,
荀彧捏着下巴,自顾自的分析道,
“这一切的布局,感觉都是让百姓从日复一日的耕种里面脱离出来,可以从事别的行业,而不会动摇国本!”,
“但商业。。。。。。。”,
话说一半,荀彧的声音便越来越小,虽然他依旧对李忧的整体规划感觉到迷茫,但当初平原的商法改革,确实让大量的钱粮都涌入了平原,最后逼的曹操也不得不跟着改革!
没辙啊,你李忧是不是想当大汉的商鞅别人不知道,但曹操可是真不想当春秋被诛灭的六国啊!
变则强,不变则亡,哪怕那时候的大汉已经不再一统,这个道理也是通用的!
这不,
那江东孙权也想着变法,但江东世家根深蒂固,尾大不掉,成了最大的阻力,加上连年战乱,自然便被吞并了,
当然了,某些人对战场的胡乱指挥,自然是兵败的主要条件,否则再怎么也不该被吞并的如此之快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