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君士坦丁堡普世教会是宗教核心,然后不断向西部开发,随着人口增长和生产水平的提升,原来西欧、中欧那些‘蛮荒之地’逐渐被开发出来,然后实力越来越强,因为距离君士坦丁堡比较远,所以罗马教廷的实力逐渐壮大,对君士坦丁堡普世教会的约束也越来越不当回事,翅膀硬了就要单飞了。
于是双方在1054年开始互相开除彼此的教籍自称‘正统’,也就是是现在的天主教和东正教。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天主教的‘教皇’和东正教的‘牧首’开始了千年大撕B。
当然,不管怎么撕有两点是不容置疑的:首先,别看西方那些影视作品怎么吹嘘的历史,现在欧洲那些‘发达国家’其实在东罗马帝国时期都是偏远蛮荒之地;其次,现在的罗马教会并不是基督教最早的教会,而是从君士坦丁堡普世教会分裂出去的。
这就是西方‘舆论认知战’的厉害之处:现在很多人都以为基督教是诞生于欧洲,可事实上呢?基督教是诞生于亚洲。
为什么叫东正教?官方名称就是‘东方正统大公教会’,东正教强调的就是自身的正统。
不过东正教那个年代真的很惨,处于一种腹背受敌、东西夹攻的局面。
西边是罗马教会,东边是YSL教。
真以为‘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打YSL教的?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及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攻克抢掠的都是君士坦丁堡!
所以说君士坦丁堡作为东正教教首区真的很惨,被两面轮着揍。
但是尽管那么惨,东正教还是生存了现在,成为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
虽然都是隶属于‘东正派’,但是大熊正教会和希腊正教会还有所不同。
希腊正教会相当‘年轻’!
他们是1833年才成立的(希腊1830年独立),1850年获得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认自主地位。1923年该教会首脑改称‘雅典和全埃多拉斯大主教’(不是‘牧首’)
现在的希腊会教会由全雅典总主教和12位主教组成,大主教府邸设在雅典,下辖一个主教区以及77个都主教区。
而大熊正教会虽然和希腊正教会都属于东正派,两者之间地位却远远不同。
和希腊正教会比起来,大熊正教会是妥妥的‘老炮儿’。
大熊正教会原来也是属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区管辖的,那时候大熊正教会的都主教府是在基辅,后来基辅地位下降,到了1288年的时候,大熊正教会都主教府搬家到了弗拉基米尔城;后来大熊中央集权后莫斯科地位提高,1325年大熊正教会都主教府又搬到了莫斯科一直到今天。
而现在大熊主教会在东正教里地位很特殊。
理论上到了今天东正教的核心还是普世教会也就是君士坦丁堡教首区。(君士坦丁堡在1930年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之所以东正教核心在君士坦丁堡是因为那里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那是为了王朝统治方便。
但是后来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占领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后,问题就出现了!
奥斯曼帝国是YSL宗教国家。
虽然奥斯曼帝国为了方便管理,并没有取缔君士坦丁堡普世教会‘东正教教首区’的地位,但是一切事情都是在奥斯曼帝国的掌握为奥斯曼帝国服务的。从奥斯曼帝国占领后,普世教会的牧首就都是奥斯曼帝国来任命的!
那么那里还适合作为东正教的教首区吗?
而这时候站出来的就是大熊正教会。
那时候东正教所在的东方国家先后臣服于土耳其人,大熊正教会直接自命为东正教会的首脑,1589年,莫斯科都主教区改成为‘牧首区’,那时候大熊正教会正式脱离了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管辖和君士坦丁堡的普世教会地位平起平坐!
直接通过宗教的扩大了自己在东正教普及地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