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女人们的关注视角不一样。
陈迟瞧着跟乔乔一样讨人喜欢,对这样两眼澄澈,乖乖巧巧的大男孩儿,几乎没人会生出恶感来。
再一通打听,晓得这是兄弟俩——
哎哟,陆川心眼儿好,找的女朋友心眼也好!
这样大力气的单纯孩子,若是放在那黑心老板手里,还不定怎么压榨呢!
何况家以前装修的时候,需要砸墙时就是这样。
一位老板带了五六个智障儿,让他们又是使锤子,又是往下扛建筑垃圾,明明那一单大半天时间,收了大几千,但对于这些员工们,中午就买两个超市的馒头。
那馒头既不扎实,还不新鲜,用手一攥就能捏成个小团儿,能吃饱才怪呢!
何况妈在装修的时候抠抠搜搜的,这里也想省钱,那里也想省钱,但面对几个这样吃不饱饭的大小伙子,愣是又下楼一人买了只烤鸭。
当地普通电动转炉里的烤鸭,二十几块钱就能买一只,趁着热乎,吃着倒也喷香。
几个干苦力的傻大个儿高高兴兴,难得吃了顿饱饭。
对这老板还装模作样叹息道:“不是我心狠,要是随便都给吃的这么好,他们就不好好干活了。”
又道:“他们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跟我出来打工,在老家没什么活路的,不是爹妈照顾不了遗弃,就是跟着兄弟们遭嫌弃。”
“他们跟着我,十里八乡晓得养大了将来还能有口饭吃,也不至于刚生下来就不要了。”
这话倘若说给陈溪听,那他可再熟悉不过了。
在家里,陈迟就好险被他妈卖给这样的人。
甭管老板说的怎样冠冕堂皇,是否又真是有这样的好处,但他苛待了这些下苦力的人却也是事实。
虽然每个老板都会诉苦说如今活儿不好干,又或者时常没有工作等等,但招收这样的残疾人,不仅免税,好利用别人的同情拉生意或者报高价……
本身政府也是有各种补贴的。
总之,宋檀愿意招收这样的兄弟俩,瞧着还养的高高壮壮,营养充足的模样,人品当真好。
带着这股暗暗的欣赏,大伙儿对这平凡的山村越发有了好感。
只是如今身上手上也都难免沾了鱼腥味儿,再感慨下去,就该腌成一条鱼了。
大家一边在水龙头处狠狠搓洗,一边又笑道:
“我们这样去诊所,会不会把郭医生给熏到了?”
“对呀,她今天不是还要面试吗?万一人家新员工瞅着咱们乡下的病人都这么不讲究,也不乐意留下来怎么办?”
陆川便笑道:“那样不是更好筛选合适的员工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村里人不一定邋遢,但来诊所,很可能是山上地里干活顺带来的。
这种重体力活,甭管什么天气,总要出上一身臭汗。
若是连这点味道都受不了,那当真不适合他们这里,也省得干上一段时间因为这个辞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