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的吴王宫灯火通明,孙权坐在案前,面前的铜盘里盛着关羽的首级。烛火在首级的脸上投下诡异的光影,那双圆睁的眼睛仿佛一直盯着帐内的人。
吕蒙站在阶下,躬身道:“主公,关羽已除,荆州尽归我有。从此长江天险尽在掌握,可保江东无虞。”
孙权没有回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子明可知,你杀了关羽,等于捅了马蜂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吕蒙道:“刘备势大,若不除关羽,迟早会顺江而下攻打江东。如今斩其羽翼,正是时候。”
“你懂什么!”孙权猛地转身,眼中满是烦躁,“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定会倾巢来攻。到时候曹操坐收渔利,我们和刘备都会被他吞并!”
帐内陷入沉默,只有烛火噼啪作响。过了许久,孙权才疲惫地挥手:“把这首级送去许都,交给曹操。”
吕蒙大惊:“主公!这可是我们斩杀关羽的凭证,怎能送给曹操?”
“孤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是曹操指使孤这么做的。”孙权冷笑一声,“刘备要报仇,也该去找曹操。”他望着关羽的首级,忽然觉得那双眼睛里的怒火似乎减弱了些,“再备一份厚礼,送给曹操,就说孤愿永结同盟,共抗刘备。”
吕蒙虽然不解,还是躬身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孙权和那具首级,窗外的风声呜咽着,像是有人在哭泣。他忽然起身,快步走出大帐,仿佛身后有厉鬼追赶。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的消息传遍天下。刘备在成都听闻此事,久久没有说话,只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关羽的牌位枯坐了三天三夜。
诸葛亮知道,主公心中的天平已经彻底倾斜了。他召集众臣议事,提出先伐曹魏再图东吴的策略,却遭到了张飞的激烈反对。
“军师这是什么话!”张飞拍着桌子怒吼,“二哥是被孙权那厮害死的,不先踏平建业,难消我心头之恨!”
赵云劝道:“翼德将军息怒。曹操虽死,曹丕篡汉之心昭然若揭。我们应当先北伐,顺应天意民心,再回头收拾东吴不迟。”
“放屁!”张飞瞪着赵云,“难道二哥的仇就不报了?”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刘备推门而入,声音平静得可怕:“伐吴。”
诸葛亮心头一沉:“主公三思!”
“孤意已决。”刘备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地落在荆州的位置,“云长之仇,不共戴天。谁敢再劝,斩!”
帐内鸦雀无声,众人望着刘备坚毅的侧脸,知道这场战争已经无法避免。诸葛亮看着舆图上蜿蜒的长江,忽然想起多年前在隆中对时的情景,那时他以为三分天下之后,便能兴复汉室,如今才明白,乱世之中,哪有什么既定的命运。
同年七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改元章武。登基大典那天,成都下起了小雨,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哀悼。刘备身着龙袍,站在祭天台上,望着下方跪拜的群臣,忽然想起了关羽和张飞,眼眶不禁湿润了。
三个月后,刘备亲率七十五万大军伐吴。临行前,他特意去了关羽的祠堂,上香叩拜:“二弟,大哥这就为你报仇。”香炉里的青烟袅袅升起,在空中盘旋不散,像是在无声地回应。
消息传到建业,孙权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张昭主张投降求和,陆逊则力主迎战。
“刘备势大,不可硬拼。”张昭忧心忡忡地说,“不如割让荆州,送还关羽家眷,以求罢兵。”
陆逊冷笑:“长史此言差矣。刘备此番前来,名为报仇,实为夺回荆州。就算我们割地求和,他也不会善罢甘休。不如趁其远来疲惫,在夷陵设伏,一举破之。”
孙权沉吟良久,最终拍板:“就依伯言之计。命你为大都督,统帅三军,抵御蜀军。”
陆逊躬身领命,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江东的存亡,更将决定天下的走向。
章武二年正月,蜀军抵达夷陵。刘备命吴班为先锋,率五万精兵渡过长江,在南岸扎营。陆逊却按兵不动,任凭蜀军如何挑战,就是不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