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宫中,茶香四溢。
全真掌教马钰令童子给客人奉茶。
赵志敬立于殿中央,此刻正滔滔不绝的讲述着朝廷此次对武林大会的具体安排。
有道是当此危急存亡之秋,诚邀天下英雄,共聚终南山下,众志成城,抗击外虏。
他在归山前,曾同尹志平、郭大侠一起见过宋国官员,对方声称此次官家抵抗心之强烈,前所未有。
在金銮宝典上厉声喝道,蛮夷亡我之心不死,若再退让,祖宗社稷不复,天下百姓罹难。
大宋势必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绝不妥协!
赵志敬说话时声音极大,颇有慷慨激昂之风,在场众人无不振奋。
知道是官家终于迷途知返,知道同外族媾和没有出路,就该如此,早该如此!!
唯独陈钰只是安静的喝着茶水,自始至终都跟个局外人似的,一言不发。
这番姿态,倒叫马钰、丘处机等人心里没底。
王处一对郭大侠使眼色,郭大侠看了眼陈钰,却也并未出声。
直到赵志敬、尹志平两人说完,才开口询问道:“钰儿,你感觉如何?”
陈钰扣了几下指甲,头都没抬,淡淡道:“岳父指的是什么?”
“官家的态度,此次武林大会的可行性。”
陈钰这才抬起头,视线扫过众人,无所谓道:“民间抗虏百载,各地武林大会举办不断,会盟英豪,共击鞑子,也没什么稀奇,至于他赵宋皇帝的想法,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众人听他语气,分明是没把天子当回事,重阳宫内,气氛为之一变,不过倒也没有哪个不怕死的敢出来指责。
尹志平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当初陈盟主在襄阳,同郭大侠夫妇一起领我等夜袭清蒙联军,浴血奋战,方解襄阳之危,那秦枢密决意叛国,将襄阳数十万军民拱手让与外虏,终究死于陈盟主之手,真可谓善恶到头终有报。。。”
他叹息了一声,想起回来这一路上听到的风言风语,得知宋廷对于陈钰之抹黑,亦感心头郁结,怒不可遏。
这样一位挽救中原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居然被冠以“宋奸”“国贼”“叛徒”的名号,陈钰感到寒心是正常的。
他语气愤懑,大有替陈钰打抱不平之意。
陈钰却淡定的很,寒心,寒心个屁。
自打他来此第一天起,就知道宋帝扶不起来,庐州府杀吴诚也好,襄阳城杀秦枢密也罢,完全是自己情绪倒向,跟别人毫无关系。
赵志敬同样叹息了一声:“可事已至此,我看官家亦有悬崖勒马之意,陈教主,此番襄阳之围已解,朝廷不再断绝中原各府与襄阳的通路,陈教主的清白,假以时日,天下皆知,当务之急还是组织群豪会盟,推举一位率领中原武林的武林盟主,抵御鞑子更加要紧。”
他面向马钰:“掌教师伯,而今会盟的消息已经开始分发到中原各门派,地点既然选在终南山下,咱们全真时间紧,任务重,还需全力配合才是。”
“嗯。。。”马钰轻挥拂尘,看向丘处机道:“师弟,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吧。”
“是。”丘处机点头应允。
视线不由得落在陈钰身上,武林盟主需得武功过人,且拥有极强的领导力。
这陈钰武功高强,还曾为北丐帮帮主,当今明教教主,更是在襄阳、西域屡建奇功,倒是盟主的最好人选。
但见他意兴阑珊的模样,像是对此次武林大会全无兴趣,倒是有些不好办了。
就在此时,陈钰放下茶杯,主动询问道:“我听闻贵教重阳祖师同古墓祖师有旧,之前丹阳子曾带我去后山山巅看过那块石头,回去思索,仍有许多地方百思不得其解,几位道长能否替我解答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