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义权说他是半个红源厂人,倒不是拍马屁。
以前他姐夫追他姐的时候,红源厂效益还行,各种福利都有,什么电影票,冰棒票,借书证,以及篮球排球乒乓球,甚至扑克象棋之类,要什么有什么。
国企的职工,娱乐方面还是搞得蛮好的,而这些,农民是不可能享受到的,肖义权要玩,全部要掏钱,他妈可不会惯着他。
有古源送,他就什么都有。
他享受了这么多福利,现在红源厂有事,回报一下,也在情理之中嘛。
休息了一会儿,五点来钟,就找了家酒楼,点了菜。
肖义权先说要回去吃王雅做的饭菜,这时就发了短信回去。
王雅其实能理解,回信,让他少喝点酒,实在喝多了,她可以来接。
“王老师对我真好。”肖义权心里就美滋滋的。
酒桌子上,说起这次参加秋交会的事,有点麻烦。
红源厂现在只有一点点军品,就是拖着,饿不死而已,吃是无论如何吃不饱的,只能自己做点民品,去市场上挣扎。
国企进市场,就如新人下水,一般都是淹死得多。
红源厂也一样,转型搞了好多产品,没一个能成的。
这次的秋交会,红源厂来参展的,主要是几款农机,但无论是价格还是性能,各方面都一般,想在展会上成为热销产品,基本没可能。
不过朱化龙有另外的想法。
秋交会这种展会,主办方会有一个参展名录,一些主要的厂家,他们会收进名录,向各国商家推荐。
这个名录,等于就是一个很好的广告,就如淘宝的推广位,很多商人在展会上,眼花缭乱的,看一眼算数,主要就是靠这个名录来订货。
但要上这个名录,是要有求的,产值要达到多少,或者要有特别的创新,诸如此类。
红源厂生产的都是一些老旧产品,即使没有科技创新,产值也不行,理论上,不可能上得了名录。
可朱化龙就想打这个名录的主意。
他之所以敢打这个主意,原因是何月。
何月来海城读过委培,普通学生没什么用,但何月是美人,当年校内校外,也好多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