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左侍郎也连忙站出来,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丝阴险笑容,说道:
“陛下,武大人所言未必属实,
如今国难当头,朝廷局势复杂,
说不定是有人为了争权夺利,故意伪造证据,想要陷害赵大人。
还望陛下明察秋毫,莫要被奸人蒙蔽。”
边祖祥冷笑一声,说道:
“赵大人,如今证据确凿,何须再调查?
若等调查清楚,只怕这群奸臣早已销毁证据,到时候又该如何?”
牧灵和也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如今国难当头,朝廷正需要整顿纲纪,严惩奸臣,以振士气。
若对这群奸臣姑息养奸,
只会让朝廷威严扫地,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啊!”
朝堂之上,大臣们再次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
一方主张严惩奸臣,以正朝廷纲纪,另一方则主张先调查清楚,再做决断。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变得愈发紧张。
明承恩坐在龙椅上,心中十分矛盾。
他一方面知道一些人结党营私是事实,若不严惩,确实难以服众,
但另一方面,他又对林青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心存忌惮,
户部尚书弹劾林青以武犯禁一事,
他虽未表态,但内心其实是乐见其成的。
他希望借此机会,能让林青有所收敛,同时也平衡一下朝堂上的势力。
想到这里,明承恩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诸位爱卿,今日之事,证据虽有,但此事牵扯甚广,不可草率决断。
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当以稳定为重。
户部尚书等人之事,先交由大理寺调查,待调查清楚,再做定夺。
至于靖国公被弹劾一事,也需进一步查明真相,
今日朝议就到此处,退朝!”
大臣们听了明承恩的话,纷纷露出惊讶。
那些支持严惩奸臣的大臣们心中充满失望,
他们没想到陛下会如此和稀泥,将事情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