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俊又冷哼一声:“你是武将,如何跟个老夫子一样迂腐之极!所谓慈不掌兵,又想立功,又舍不得死些兵卒,天下如何有这等好事?”
王副都头在旁,脸色涨得通红,想要开口,高药师轻轻扯了一下他。
呼延庆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后来听到他身材魁梧,相貌高大,拳脚功夫很厉害,觉得他是武松李逵一样的人物,但是又听到呼延庆能够领兵打仗,至少是岳飞杨六郎一样的人物。这个呼延庆到底何许人也,在历史上是不是也确有其人,或者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呼延庆在历史上确实很厉害,说他文武双全一点也不过分,他的口才很好,更为难的是他会外语。极有辩才,甚至在外交上有一把刷子。在历史上呼延庆生活在宋徽宗的时代,和呼延灼同时代的人,他曾出使北国,而且受到扣留,极像牧羊的苏武。呼延庆等人到达金国军前,金主以及黏罕等人责怪大宋使臣半途而废,而且说:“登州不当行牒。”呼延庆回答:“本朝已经知道贵朝与契丹和好的事情了,所以派人到登州,召回了使臣,只派遣延庆和贵朝使臣同行,想早点到你们军前。使臣已经病死了,故权且让登州发牒文到这里,并非其他缘故。如果贵朝真的不与契丹互通友好,我们朝廷一定会另外派遣使臣来这里一起商议。”金主不听,于是把呼延庆拘留在这里六个多月。
呼延庆能言善辩,呼延庆多次求见金主,坚持以前所说的理由,再三辩论,这样连续了好多天。于是金主(完颜阿骨打)与黏罕兀室等人商议,让呼延庆回大宋。一听说能够回到大宋朝,众人日夜奔驰,有的“裂肤堕指者”,可见故国之思让人肝肠寸断。
呼延庆不仅口才特别好,也擅长军事,担任平海军指挥使,平海军是驻扎在登州(登州在北宋时属于京东东路,登州辖蓬莱、黄县、牟平、文登等4县,治蓬莱。位于现山东半岛)的一支精锐的海防水军,属于北宋禁军。
当然了现实中呼延庆更厉害,大宋朝铁鞭王呼延赞的后代,祖父父亲被奸臣所害,小小的呼延庆生活在姥爷姥姥家,因为一身的武艺,所以他想着替父报仇。在结拜兄弟孟强、焦玉(孟良、焦赞之后)、岳鹏(花刀岳胜之后)、杨文广、朋友袁智、李能(袁天罡、李淳风之后)的帮助下,以及包拯、寇准、杨家将等爱国忠臣的支持下,与奸党展开了曲折、激烈、长期的斗争,最后终于积蓄力量击败了庞家奸党势力,将庞籍,庞文在东京市曹处以醢刑。报仇雪恨后,呼延庆被封为忠孝王。
呼延庆很牛,九岁的时候就能独自上西街呼延家族肉丘坟,当然后来忠心孝心感天动地,守坟官兵闻之,急来缉拿。少年英雄呼延庆,不畏强敌,奋勇抵抗,将庞籍,庞文万剐凌迟,且斩杀其亲信数名。终究是孩童之躯,怎敌千军万马。小英雄顺势夺马便逃。逃至一麻杆胡同,前无路,后有追兵,便翻身入院。原是高猛府邸。在高猛、寇准、包拯等人的搭救下逃离京城。
呼延庆出生于并州太原,在宋朝时期是武将和外交官这样的角色。在小说中,呼延庆被描写成了精忠为国,人人仰慕的大英雄,是个十分正面的“民族英雄”。
但其实呼延庆根本就不擅长带兵和打仗,他只是地方守卫,最多的时候也只带领着五百多人的队伍。书中写呼延庆的父亲呼延守,忍气吞声,隐姓埋名多年,只为了找奸臣报陷害之仇。而在看到儿子呼延庆出生后孔武有力,聪慧过人,便以为报仇有望。长大后的呼延庆果然不负父亲希望,手刃仇人,令读者大呼痛快,纷纷视其为英雄豪杰。但真实的呼延庆非但不是一位民族英雄,还是宋朝的罪人,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一场战役说起。呼延庆在做太原守卫之时,得知北宋想要攻打辽国,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当时金宋辽处于三国鼎立之势。
所谓富贵险中求,呼延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认为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便自告奋勇接受了这个任务。呼延庆根本不是为了报仇更不是为了国家利益,完全就是为了自己的名利。犯下滔天大罪而且他也没有杀仇人,反而接受任务之后,因为一己私利,犯下祸国大罪。呼延庆在进入当时的“外交团”之后,凭借自己聪明机智,加上精通金国的语言,被委以重任。
呼延庆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失,没有分析局势,便草草决定和金人联盟灭辽。当时的金人十分狡诈多变,呼延庆只顾金国承诺自己的丰厚条件和成功之后的高官厚禄。结果导致金国灭辽之后,并没有兑现承诺,而是引狼入室,金国紧接着马上攻打北宋。北宋根本没有时间防范,金人如同饿虎出笼,直奔北宋而来,一时间朝代都更换了姓名。这便是历史上闻名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而作为负责两国谈判,最终敲定合作的呼延庆,引来金人灭掉自己的国家。这样看来,呼延庆的确是不折不扣的民族罪人,国家的罪人。强行“洗白”而说书先生为什么独独钟情“民族罪人”呼延庆,还费心费力地去给他“洗白”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社会的民众普遍愚昧无知,比较好骗。说书人为了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便瞎编乱造只为求故事的一个“爽快”。说书人说得神乎其神,让人惊掉大牙,才能卖座,靠这个赚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呼延庆嘴皮子功夫十分厉害,书中说他“善外国语,又善于辩驳。”而且还说他“舌战金主”,曾经被强势的金国扣押,跟人家大便一场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