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写在纸上,张子舟就文思泉涌,停都停不下来。
把律赋对偶工整、音韵谐和的特点发挥出来。
写的时候,他不停地蘸墨,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在场众人看在眼里,各怀心思。
陆名琛看了一眼师叔,得到他老人家首肯,于是起身,到张子舟身后看看。
结果,当场在心里诵读,不知不觉的点头称赞。
好一篇律赋。
考律赋的目的,是看举子的文学功底,以及对史学的钻研。
如果简单的理解为歌功颂德,那就大错特错。
事实上,歌功颂德只是引子而已。
真正要写的是,举子结合史书记载,写出自己对题目的看法。
张子舟就写出来了:命太史以书祥,登灵台而辨色。
三阶平除汉书有记载,太史公的天官书也有记载。
看到最后一句。
陆名琛不禁心想:张子舟有些本事。
然后,他就看到张子舟搁笔,吹干墨迹,再闭目养神。
怎么个事儿?
你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他对张子舟的那点好感,又迅速没有了,气呼呼地回到座位。
李参看着,心里着急。
人家是学政,你张子舟这点面子都不给吗!
等学政落座后,李参沉声道:“张子舟,你不用考孝经,现在就去圣人庙,把贡品送到大成殿、乡贤祠和名宦祠。”
让张子舟好好领会一下敬贤的道理。
“学生遵命。”张子舟坦然接受。
闻士慎没有说话。
他看出师侄的不满,处罚学生又是教谕的权限,再说送贡品不算重罚,反而保护了张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