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2000年7月,香港回归三周年庆典如期举行。
作为新晋世界首富,陆家贵受邀出席,位置颇为靠前,与港澳名流、高级领导谈笑风生,自然又收获了一波媒体关注。
但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并非庆典本身。
7月2日,陆家贵一行人乘坐“陆飞01”专机,从香港短暂飞抵澳门。
澳门大学门口,早已挂起了醒目的红色横幅——“热烈欢迎陆氏集团董事局主席陆家贵先生莅临我校演讲!”
校园内,气氛热烈得如同节日。
能容纳上千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和扛着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
力压比尔盖茨、登上世界首富宝座的光环,加上陆家贵充满传奇色彩的白手起家崛起经历,对追求事业成功(财富)的大学生和追逐热点的媒体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上午九点整,在校领导简短的致辞后,陆家贵身着一身得体的西裤、短袖衬衣,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
他没有带厚厚的演讲稿,只有一杯清水。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陆家贵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体育馆,平静而有力,“很荣幸受到澳门大学的邀请,有机会和大家交流。”
“今天,我不想讲什么成功学鸡汤,也不想炫耀财富数字。”
“我想和大家聊的,是未来——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以及我们背后那个巨大国家的经济未来。”
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台下众人屏息凝神。
“首先,谈谈刚刚过去的全球互联网泡沫。”陆家贵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很多人看到了崩溃、损失和绝望。但我看到的是,一次必要的挤泡沫过程。”
“互联网技术本身没有错,错的是过度投机和脱离实际价值的吹捧。”
“泡沫挤掉之后,真正的互联网时代,才刚刚开始。”
“那些能扎实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拥有核心技术或独特商业模式的公司,将会活下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
他稍微停顿,让听众消化一下,然后话锋一转:“那么,未来的机会在哪里?我认为,最大的机会,就在我们华国。”
台下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许多学生眼中露出好奇和期待。
“第一,城镇化。”陆家贵伸出食指,“未来二十年,将有数亿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这需要海量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这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市场。陆氏集团已经在布局房地产和高速公路,就是看好这个趋势。”
“第二,消费升级。”他伸出第二根手指,“当人们吃饱穿暖后,会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喝更好的酒——比如我们的宝坛老窖,”台下响起一阵会心的笑声,“用更好的电脑手机,享受更便捷的物流、更丰富的娱乐内容。这就是实体经济,特别是消费品和服务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