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毕竟是和蛮子小规模的冲突,不是那种大型的交战,尽管战果不错,但咱们边关也损失不小,估计朝廷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吧。
我不是说了,以战功换粮食嘛。
朝廷倒是没有直接给粮食,而是把我楚家军的军饷划拨给咱们了,另外还多给了十万两的犒赏。
能够得到五十万两银子,这次的战功,就已经换的挺值了。
这和相公预料的一样,朝廷真的没给咱们粮食,而是选择给银子。
我搞不懂,相公是怎么断定,朝廷一定不会给我们粮食的?!”
当初给朝廷写战报的时候,楚红缨原本是想用战功换军饷。
但秦小闲看了一眼后,立马表示直接向朝廷要银子,多半要不到。
倒不如把要军饷,变成要粮食。
就写这次楚州边关确实损失惨重,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楚州严重缺粮,需要朝廷援助粮食。
军队缺军饷,和百姓缺粮,这是两个概念。
楚家军算是楚红缨的,朝廷不少人觉得既然是你楚家的,自然得你自己想办法。
但是百姓就不一样,百姓就算是在楚红缨封地内,那也算是武国的百姓不是。
如今武国的百姓饿肚子了,朝廷难道不管吗?
所以以楚州百姓的名义要粮食,朝廷就算有些人阻碍,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应该给,特别是这次楚家军又立下了功劳。
要是楚州要一点粮食都不给,这不是让楚州将士和百姓感到寒心吗?
朝廷上站着的,大多都是文人,那些文人最怕的,就是被人戳脊梁骨。
“娘子或许已经知道,我不仅让牛叔在江南为楚家军采购了粮食,我还让夫人,拿出了全部的积蓄,暗中囤积粮食。
根据我的判断,今年的粮食,肯定会大涨。
这个大涨,极有可能不是因为天灾,极有可能会是人为!”
听到秦小闲说今年粮食会大涨,而且还可能是人为,楚红缨脸色一变,道:“什么人敢哄抬粮价,那可是要砍头的?!”
粮食价格,一直都是朝廷重点监管的,随意哄抬粮价,那可是要砍头的。
“娘子,你也太小看那些世家了,为了利益,他们什么做不出来?你仔细想想,凡是大灾之年,那年粮价没有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