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左侧,后面的两个文臣,郑省英和郑擎柱,脸色也很难看。
听到点名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立马站出来,躬身行礼,郑重严肃的回道:
“回禀世子”
“战情如火,紧急万分,老臣支持出兵”
“回禀世子”
“老臣也同意出兵”
“刻不容缓,越快越好,晚了就危险了”
“厦门,是咱们的根基,根本,咱们输不起的”
、、、
郑擎柱,举人出身,福建本地人。
在隆武朝的时候,做过兵部武库司的主事,思明州(厦门)的知州,资历深厚。
郑省英,是郑成功的族弟,是一个文官,做过海阳县的县令。
当初,打下广东潮州府的时候,也是那边的政务负责人,深受郑成功信重器重。
这时,看到两个重臣,都同意出兵了,郑经心里有点底了,重重的点了点头。
于是,看向下首的冯澄世,再次开口问道:
“冯工官?”
没得办法,这个老臣子,太牛逼了。
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德高望重,做过父王的参军,专门负责出谋划策。
西南朝廷,下旨设置六官的时候,又做了明郑的吏官,六官之首呢。
平日里,郑经不懂的地方,也是经常找这个老家伙,请教学识问题。
尤其是留守的时候,岛内大小事,郑经都会找冯澄世商量,既能学到东西,也不会引起父王的忌惮。
也正是因为这个老家伙,如此老辣厉害,又深的延平王的重用和信任。
很自然的,身为接班人的郑经,也在想拉拢他。
于是,就找到了冯澄世的儿子,一剑无血冯锡范,任命为自己的亲兵统领。
毕竟,他也是嫡长子,是明郑正统的世子,有这个权力找个贴身可靠的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