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儿子饶有兴致地盯着小区各处在看,黎广木介绍道。
其实黎广木还有个事情没想好怎么跟儿子开口。
老粮库那边,丰水县去年就已经做了拆迁安置补偿的方案,此前他就已经跟儿子聊过这个事情,当时黎卫彬的说法是由他们夫妻两个去做决定。
去年年底的时候。
黎广木已经正式签了字。
按照拆迁安置补偿的方案,那栋老房子的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会按照市价折算成现金,大概有80多万。
这笔钱原本黎广木的想法是拿到手之后就存起来。
但是儿子黎卫彬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已经决定了将来是不可能会在经济上有什么短缺的情况。
所以他早先跟李萍商量了一下,想回农村老家盖一栋房子。
农村老家的宅基地还在,不过房子十几年前就已经倒塌了,但是毕竟祖宗基业不能丢。
然而老家盖房子对他们老黎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小事情,盖房子本身事小,无奈儿子现在的身份摆在那里,回老家盖了栋房子,少不了要产生很多人情世故的问题。
就这样一直拖到正月初二的时候。
黎卫彬这天一早跟黎广木和李萍夫妻俩说正月初三要去一趟淮水。
这一下子黎广木也知道拖不住了,于是吃过中饭就跟儿子提了一嘴这个事情。
客厅里。
听到黎广木的话,黎卫彬倒是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老子的想法。
国人很讲究几个东西,尤其是他们老一辈,这种思想更是严重。
一个光宗耀祖。
一个落叶归根。
另外就是一个传宗接代。
他们老黎家到了自己这一代,再回农村去住是不可能的,现在父母的户口还在农村,但是将来自己的就未必了。
自己都是如此,那他黎卫彬的儿女就更不可能。
父亲黎广木想回农村老家盖房子,无非就是图个光宗耀祖,儿孙有了出席,自然要回老家把祖宗基业的门面给捯饬起来。
“爸,这个事情你自己做主就行了,不用问我。”
“不过咱们家的情况特殊,有些事情还是要尽量注意。”
毕竟是自个儿老子,有些话他也不能说得太过分。
但是招呼还是要打。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黎卫彬但凡能开口,老家的这套房子甚至只需要动动嘴皮子,立马就会有人抢着上来给他盖好。
不仅仅不用花一分钱,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工程款有大量结余的戏剧性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