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雄率领七万多兵马离开涂州,快速地向黄河上游前进。他们可没有按照定国公答应的黄河渡口渡河,所谓兵不厌诈,谁知道定国公还会不会玩什么阴谋诡计。
拓跋雄一路狂奔,很快就离开了涂州、路州等定国公的地盘,向黄河上游而去。突进了数百里之后才了下来,然后渡过黄河,一路抢掠离开中原,回归草原!
拓跋部落出来的时候有八万人马,回去的时候只剩下四万,这还是定国公赵辰网开一面,没有对其赶尽杀绝,不然这次南下拓跋部落和铁木真的部落都要全军覆没!
定国公打扫战场,在大青山得到了拓跋部落的近十万战马,这才是这次战争的最大收获。这些草原部落的人南下,都是挑选家中最精良的马匹。
定国公赵辰整顿队伍之后,立即派遣特战大队渡过黄河北上,尽快占领靠近黄河的北方州府。这些地方基本上此次战争之后,都会被狼国占领,定国公尽早抢占地盘,把黄河以北的中原地区作为黄河以南的缓冲。
相州作为北方的一个重要节点,定国公立即派人进行了接管,相州知州宗潭秘密南下,与定国公赵辰密谈一晚,第二天急匆匆地北上。
他得到了定国公的私下承诺,定国公派出陌刀大队入驻,开始招兵买马,要把相州打造成为北方抵抗狼国兵马的一个重要支点,与太原遥相呼应。
定国公赵辰派人前往太原,与武威候等人取得联系,尽早在北方形成抗战体系。
狼国兵马在喇嘛高手的帮助下,攻克了雄伟的函谷关,曲端的人马立即逃往潼关!
狼国国王阿骨打立即命令南下攻占洛阳,在洛阳好好休整,夺取足够的财物和粮草之后,进攻潼关!
洛阳洛水之滨,数百里平原,养育了无数代君王,可谓中国富贵之城。洛阳北面的邙山,埋葬了从周朝以来无数的君王、贵族。
尤其是洛阳文风鼎盛,历代读书科举盛行,为官之人冠绝历代,这些人落叶归根,给洛阳带来了无数的财富。
到了大夏朝,洛阳在朝和各位为官者依然众多,甚至一度与长安并驾齐驱。
但是,大夏国的这一甲子,关中不再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函谷关、潼关天险,洛阳未经历一场战事,可谓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正是因为如此,洛阳的城防几乎没有。洛阳的护城河几乎都堵塞了,冬季枯水期可以过马。洛阳城墙破损严重,箭楼全部损坏,无人维护。
而洛阳的三千厢兵,地位地下,几乎成了官府、世家的劳役,每年用来给大户人家维修府邸的。
狼国兵马一来,洛阳的老百姓逃无可逃。前往长安的道路被狼国兵马堵死了,洛阳其它几个方向又是大山,根本就逃不出去。洛阳城里面的官员和大户除了少部分逃亡长安外,大部分都留在了洛阳。
函谷关一破,老百姓四处逃亡、躲进深山,但这些洛阳城里面的老爷们家大业大,无处可逃。
这些官员、豪绅们一商量,打是绝对打不过的,朝廷本来就把所有的军力部署用在保护长安上,怎么办?
洛阳的几位老大儒商量了一下,只有一条路可走,投降狼国。听说近年来狼国国王善待读书汉人,到处招揽汉人读书人,看能不能侥幸逃过一劫!
当然,家中的财物、城中的粮草、女人可以尽可能低满足狼国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