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给。。。”
后跑出来的这位大叔做了个深呼吸,“给大哥还有老四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回来,就说。。。就说大爷爷找到了。”
“哎!”程大叔连忙应了,摸出手机拨了出去。
“你们。。。你们是专程来的?”
“一直没问,大叔您怎么称呼?”卫燃微笑着问道。
“我姓陈,耳东陈。”
负责后厨的这位大叔说道,“我们不是一个姓,但是一家的亲兄弟。”
“陈大叔咱们换张桌子坐下来聊?”卫燃主动问道。
“来来来!”
陈大叔也终于反应过来,招呼着卫燃三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我们仨都不是程官印的后人”
卫燃最先说道,“抗战老兵程官印1998年就过世了,抱歉,我们来晚了,隔了这么久才找到这里。”
“他。。。他。。。唉——!”陈大叔发出了一声长叹。
“陈大叔,不如先讲讲你们这一大家子吧?”
卫燃看了眼拿着两把大刀走过来的程大叔,扭过头来问道。
“也好”
陈大叔说道,“你们说的程官印,是我们大爷爷,他还有个亲弟弟叫程兵权。”
说着,他指了指程大叔拿来的另一把大刀上刻着的名字,“这是亲兄弟俩,他们的大刀,也是他们的父亲,我们的太爷爷亲手打的。”
接下来,陈大叔和程大叔先是暂时关了两家店的店门,随后也详细的解释了一番。
简单的说,在程官印和程兵权兄弟二人的儿子相继被陈顺收养之后,这一家人就扎根在了箐岛。
程官印的儿子程怀谦在成年之后进了国棉六厂,并且一直工作到了退休。
程兵权的儿子程孝先要更加幸运些,因为养父陈顺和大哥程怀谦的照顾,他当年顺利上了大学,是正经老五界的大学生,在动荡年代结束之后,他被安排进了造船厂一直工作到了退休。
这兄弟俩每人都前后生了两个儿子,而且都让老大随了养父的陈姓。
也正因如此,到了眼前的陈大叔和程大叔这一辈,他们兄弟四个里的大哥和二哥都姓陈,老三和老四都姓程。
不仅如此,此时坐在卫燃面前,这个名叫程湘根的大叔,便是程怀谦的二儿子,也是程官印的亲孙子。
他们这一辈儿里,姓陈的老大和姓程的老四,分别是退休的公交车司机以及尚未退休的高中老师。
而合伙经营水产以及小饭店的老二以及老三,年轻的时候竟然都是水手。
尤其让人唏嘘扼腕的是,他们工作的那条船甚至停靠过苔南的港口——那时程官印甚至都还活着。
在这咫尺天涯的遗憾中,四兄弟里的老大陈丰年和年纪最小的程湘水也赶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一番相互介绍,并且拦下了这四兄弟里的大哥执意跪谢的大礼之后,卫燃和李羿忠也从这四兄弟嘴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