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学文笑了笑,跳过这个话题开口道:“下一轮的实验已经安排好了,两队二代航天飞机已经起飞,在四十天后抵达逐日点和水星轨道,四十五天后正式开启实验。”
说到这,他有些好奇的看着徐川,感兴趣的询问道:“为什么这次的实验你要将量子引力模拟接收装置放到水星轨道上?”
“这么近的距离,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能够飞行的时间这也未免太短暂了吧?”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端起茶几上的瓷杯,抿了口温热的茶水润了润嗓子后开口道:“需要的就是近距离的超光速航行实验。”
“一方面这可以探测在近距离的情况下,超光速曲率空间中的光粒子是否会继续消失。这可以验证对方的手段,是否能在太阳和水星六千万公里的距离上拦截我们的实验。”
“另一方面,将接收器放到水星轨道上,近距离的接近太阳,理论上来说应该会比放在地球上接收到更多的‘异常型号’。”
“另外在太阳和水星轨道之间部署共振质量探测器、激光干涉仪和红外近距红外仪观测等设备,全覆盖飞行轨道也更容易实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需要弄明白超光速曲率空间中的光粒子到底是在哪里消失的。”
“而想要弄明白这一点,只能借助超光速的光粒子在曲率空间中航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引力涟漪波动。”
“尽管它相当的微弱,但引力涟漪对于时空的影响就摆在那里。”
“而太阳系中理论上来说除非太阳到了生命周期的晚年开始进行硅聚变燃烧了,否则不会有其他的引力涟漪制造源。”
“这意味着再微弱的引力涟漪信号在太阳系中都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一般,清晰可见。”
沙发对面,邰学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想了一会后开口问道:“如果说超光速航行实验依旧被拦截的话,我们还能够掌握这项技术吗?”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紧接着皱着眉头问道:“对于能够在曲率空间中设置拦截手段与底层协议的高级文明来说,这项技术是否是被禁止研发的?”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想了想,摇摇头道:“这个问题恐怕我也没法给你答案。”
“后续我们能否再利用这项技术,这得看CRHPC探测到完整的实验信息数据后,能够从中间解析出来什么信息了。”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不过如果是要从个人的角度上给出我自己的推测的话,我觉得还是能够继续研究利用的。”
“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方可能只是设置了一个门槛或者是条件。”
“而如果我们能够满足这个门槛与条件的话,应该能够继续恢复超光速航行实验的研究。”
“当然,关键点还是在于我们能否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补充完整,以及能否解析出来和解析出来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这才是我们接下来应该重点关注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