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注山这一带,因为靠近草原的关系。
其势力分布错综复杂,远非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简单。
除了明面上如虎啸寨和异军突起的深泉寨,还有大大小小近百的绺子、马帮,以及一些来去如风的草原马匪,在此地活动。
光是和虎啸寨、深泉寨规模差不多大的一线势力,就不下七家。
其中就有盘踞在勾注山西麓的“黑石寨”。
寨中多是前隋边军逃兵,擅长山地作战,靠着控制西麓的皮草、草药起家。
既不跟虎啸寨结盟,也不与深泉寨为伍,向来只认“银子”,谁给的利益多,就帮谁护送货物。
活跃在山南峡谷的“清风帮”。
帮众多是走南闯北的商客出身,熟悉中原与草原的商路。
手里更是握着两条隐秘的走私通道。
只不过,这两条商道,道路狭窄逼仄,地势险要。
尤其那条被称为“一线天”的咽喉要道,仅容一人一马勉强通过,两侧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便会跌落,尸骨无存。
另一条需穿过一片方圆近百里的“鬼愁涧”,涧内毒瘴弥漫,岔路极多。
若无经验丰富的向导引路,极易迷失其中,尸骨无存。
躲在山高路险的“狼山部”,说是绿林势力,实则是一些亡命之徒组成的势力。
多是朝廷追捕、驱逐的罪犯、强盗,或是战争中流散的溃兵,逐渐聚集在此,形成了这样一个凶悍异常的势力。
以专靠劫掠为生,行事毫无规矩可言,既抢商队,也时常骚扰其他山寨的地盘,甚至敢对草原上一些小部落动手。
因其行踪诡秘,老巢又隐藏在极其险峻的群山深处,易守难攻,加之其他势力也乐得见他们去给对手添乱,故而一直未能被剿灭。
至于其余四家,各有各的生存门道,也各有各的难缠之处。
这些势力之间,既有为了争夺水源、猎场和商路而爆发的血腥厮杀。
也有为了对抗朝廷或更强大的对手而达成的短暂联盟。
关系之混乱,如同这山中的藤蔓,纠缠不清。
有时候,昨天还打得你死我活的双方,今天可能就因为一笔共同的买卖而坐到了一起。
而看似牢不可破的盟约,也可能因为利益的重新分配而瞬间瓦解。
当然,郑明远这一次来到勾注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