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可不是信口胡来的安慰,是确有其事,林家一大布局,食品工业的原料问题,肯定是由农业来供给。
目前暂未决定,是兼并土地?还是如何安排?但有一点,肯定要把控部分出产,以确保供应,而林家在这里所做这些,明显确保了田地稳定产出,经验是值得借鉴并推广的。
“…当然,并不会完全沿用这里的老一套,应该会加入颗粒燃料的生产、沼气生产、化肥工业、育种等等产业,提高产出价值…”
颗粒燃料,可以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收集村子周边丰富材料进行生产,目前相关设备研究已取得初步突破,经过验算,有利可图,可提前开始规划。
而养殖,肯定也不能像这里一样小打小闻,而规模扩大,牲口家禽便会产出大量粪便,这些便可以用来生产沼气。
沼气,目前已确定为设备所用燃料之一,不局限于车子,其他使用内燃机的设备,也可使用,再不济也能用做日常生活所用燃料。
而且,更重要的,是沼气池发酵后的产物,那是上好优质肥料,虽然林家布局了化肥工业,但产量这些终究不会大,所以田地增产还是要落到生物肥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且生物肥对田地也会更友好,当然,在林默设想中,并不是直接浇灌沼液,而是当原料制作土肥,也可以叫生物肥。
通俗点,就是颗粒化,还可以添加化肥这些制成复合肥,一者使用更方便,二者利用率更高,三者经济价值更大。
而像现在的作坊,也可以升级成小加工厂,用电力、颗粒料、沼气等做为动力,既能获得效力,也能辅助农业生产,还是养殖及食品工业的重要一环。
至于化肥工业、育种等,是服务于此的一环,但属于落地应用阶段,类似还有不少,像机械设备、农具等等,有条件也可应用。
“…目前,相关方面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规划还没有正式开始,我建议您,可以去上面所说那些地方走走瞧瞧。
如果能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细化方案,将这方面的业务,全交给您负责也未尝不可,当然,除方案,在管理等方面也需展现出足够价值来,才可能争取这个位置。”
这位管事是正经林家人,只不过是祖地那边的,但尽心尽力在这边,干了好多年头了,虽然能力上有所欠缺,但如果能胜任,林默也不介意给他一个机会。
确认林默并非说笑后,这位虽还有几分忐忑,但明显长松了口气,毕竟总归不用再提心吊胆,也有了一个使劲的方向。
两人离开工坊,沿河往山中走了一段,眼前是一个山洼,小河从山洼正中穿过,两侧开垦出了两百来亩的水田山田。
这里有个七八户人家的小村落,位于半山弯,村民基本都佃种了林家在村下的田亩,而村上则是山地,是他们自有田地,主要种桑养蚕。
因位置稍偏,且四周被山林环绕遮蔽,所以此地,现在被林家选中做为试验田,用来试种作物、检验农作技术等等之用。
试种作物,是从各地搜集而来的各类作物种子,试种于此,检验其在此气候条件下的表现,进行初筛,为育种工作提供种质数据。
当然,这工作刚起步,而且有点晚,后半年才开始进行,所以目前试种的,主要是耐寒作物,则主要是菜疏类。
检验技术,一个是试验化肥,并摸索相关使用经验,另一个,则是试验塑料产品在农业上的应用,当然,这只是目前上马的项目,后续肯定还会增加。
前者不用说,何时施肥?施几次肥?需哪些成份?施多少?不同作物又怎么施?其中有很多疑问,也意味着有很多可改进优化之处。
后者嘛!目前主要是试验地膜跟暖棚,都是林默出主意,目前在测试检验效果,在山脚山坡,向阳背阴等不同环境中,都设置了暖棚进行相关试验。
暖棚不大,就是用竹片弯折成拱形后,再覆上透明塑料布,里面种着各类蔬菜,白菜、青菜、萝卜、西红柿等,但种的不多,一处棚内半分、一分地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