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一边谈论,一边将鱼运到了晒谷场,这个村子,交通较便利,是几个村的中心,所以林家组织的一些活动之类,多选在此进行。
时间多选在大集之时,今天便是大集,村正中那条宽敞的街道,眼下是人流如织、摩肩接踵,热闹得不得了。
当然,之所以这么热闹,一个原因是临近过年,村民开始置办年货,另一原因,今天还是林家在年前,给佃田几个村子派发物资的日子。
年货只是意思一下,主要由庄户自己去置办,派发的,主要是林家在这边养的猪,林家会在这天宰杀,折价卖给佃田庄户,家境困难者也会送上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家在这边,除了田地也是有其他产业的,主要两个,一个养殖,一个作坊,不过作用主要是为庄田庄户服务,而非营利。
前者,猪牛羊、鸡鸭鹅等皆有养殖,猪不用说,主要养来吃肉,每年都少说上百头肉猪,当然,正常不会送去林默多少,主要是田地所在村子消化。
播种、收获前,重大节日时,会宰杀一些分出去,最大规模的屠宰则是年前,宰杀后发卖或分发庄户。
牛不用说,重要畜力,除了播种收获时,日常也会自营或出租,主要为播种及农作服务,其所带来的便利这些,也是村民很维护林家的原因之一。
羊的话,主要就是供应林家,自用或用于招待,倒不是买不到,主要是稳定,南边养羊的人不多,有时为供上还真要花些心思,有那心力,还不如自养上一些。
鸡鸭也不用说,卖一部分,供应林家一部分,倒是鹅比较特殊,是家里那对狮头鹅后代,一般不宰杀,主要用于治虫蛇。
南方嘛!这里又是半山区,蛇虫鼠蚁众多,赶着鹅群,播种前收获后在地里转一圈,或是日常在村里、周边山上逛逛,能很好控制蛇虫毒物的数量。
至于牲畜家禽的食物,一部分是从庄户手中买的猪草牛草,另一部分则是作坊产出,作坊主要是磨面、碾米、榨油这些,会有很多麸糠、油饼的出产,这便是主要的食物来源。
鱼都卸下,林默也随运鱼的车,来到了打谷场,猪早早便开始宰杀并发卖,并不是说要等林默到场,目前已经搞得差不多了。
今天是大集,也提前知会过林家将送批海鱼过来,虽然打谷场上的人散了很多,但多数只是去逛大集了,并未离开。
带来的鱼,照旧折价售卖,但这个是限量,但价非常低,当然,也会采取先到先买,先到先选的规矩。
订来的鱼,直接发卖便可,最多给人说一下,大概的处理及食用的方式,不过钓上来那些,却是需分割后再售卖。
毕竟其中有不少大鱼,再一个,都是不认识的鱼,不懂也不会处理的人很多,有的鱼有毒腺,而有的鱼肉被血污染,不仅难吃,而且还可能有毒。
还好,今天这里聚了不少的杀猪匠,将人找来,林默稍加指定,他们便能像模像样进行分割。
百斤甚至几百斤的大鱼,确实新奇,引得不少人围观,也有不少人掏钱买点尝尝鲜,当然,也有精明聪明的,掐着限额,挑好的买。
像金枪鱼的鱼腹,还有其它比较肥的鱼肉,尤其林默钓上来,拼了三张桌子才够放下解剖的蓝鳍金枪,非常肥,鱼肉迅速被抢空。
除了现代,中国的普通民众,自古以来都是缺油水的,所以才有这场面,当然了,多数鱼肉其实是缺乏脂肪的。
但这好歹是蛋白质,是肉,且林默还切了鱼生,或简单烤制煎制一下让人众人尝味,分切后的好肉,味道也不差,最主要的,是低价,所以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买了。
当然,最后还是剩了一些,按族老和林家管事提供的讯息,分了下,连同鱼头鱼尾及大鱼骨,到时送给生活困顿的庄户。
几个村子,有几个大姓,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同宗同族,也分散在不同村落中,但还是依据姓氏,相互走得比较近,且选出了同姓中德高望重之人,处理乡下的鸡毛蒜皮小事。
宗族,在华夏大地上普遍存在,除了血缘纽带因素,也是因为封建政府对基层掌控较弱,律法等在基层长期缺失,为保障自身利益,只能相互抱团。
这几个村子大姓,便是出于此类目的结成的松散组织,因为没那么团结,行事反而相对公允,林家也默认并尊重了他们的存在,很多事项,都由他们代为与林家接洽并执行。